1、“悲秋”的情緒從何而來?
人腦里有一種腺體叫松果體,對陽光十分敏感,能分泌褪黑素。
當陽光強烈時,松果體受到陽光的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就會減少;當陽光強度降低時,松果體興奮,褪黑素...
1、“悲秋”的情緒從何而來?
人腦里有一種腺體叫松果體,對陽光十分敏感,能分泌褪黑素。
當陽光強烈時,松果體受到陽光的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就會減少;當陽光強度降低時,松果體興奮,褪黑素的分泌就會增多。
而褪黑素的分泌一旦增多,人體內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分泌就會隨之減少,人體便會處于抑郁狀態,容易感覺到疲憊。
所以,秋冬季的日照減少,就會造成人們的情緒低落,抑郁癥的發病率也會隨之增高。
另外,進入秋季后,花草樹木開始枯萎,給人一種凋零、荒涼的感覺。心思敏感,比較感性的人,看到這樣的景象,內心就容易受到影響,產生負面情緒。這也就是為什么古人總是喜歡“悲秋”的原因。
不過大多數人的不開心屬于正常范圍, 然而有些人的抑郁情緒會發展成“季節性抑郁癥”。
2、什么是季節性抑郁癥?
季節性情感障礙(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SAD)是發生在每年相同時間的一種抑郁癥,通常是在秋天開始,在冬天情況惡化。在更早之前,這類情況被人們稱為“冬日憂郁”或“幽居病”,1984年Norman Rosenthal及其同事將之命名。目前,季節性抑郁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DSM-5)中沒有獨立的診斷條目,而是作為抑郁癥的一種季節性模式(Schumer,2018)。
季節性情感障礙會影響情緒、睡眠、食欲和精力水平,從人際關系和社交生活到工作、學校和自我價值感,對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會產生影響。你可能會覺得變成了一個與夏天的自己完全不同的人:絕望、悲傷、緊張或壓力大,對朋友或你平時喜歡的活動不感興趣。
季節性情感障礙通常始于白晝變短的秋季或冬季,一直持續到春天或初夏晴朗的日子。季節性情感障礙影響了大約1%到2%的人口,尤其是女性和年輕人,而一種較為溫和的冬季抑郁癥可能影響了多達10%到20%的人。距離赤道越遠,接收到的冬季日光量就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因此季節性抑郁癥在居住在北緯或南緯30度以上的人群中最為常見①。
3、季節性抑郁癥有哪些癥狀?
季節性情感障礙的癥狀與一般抑郁癥相似,但具體表現可能因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常見的癥狀包括:
(1)持續的沮喪和抑郁情緒:對生活失去興趣,感覺沉重的情緒。
(2)失眠或過度睡眠:一些人會遭受失眠的困擾,而另一些人則可能變得異常嗜睡。
(3)體重變化:多數人在秋冬季節增加體重,特別是對高碳水化合物和甜食的渴望。
(4)失去興趣和樂趣:很難感受到以往的快樂和樂趣。
(5)難以集中注意力: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
感到疲勞和無精打采:常感到疲憊不堪,沒有活力。
社交隔離和人際關系問題:退縮、不愿與他人交往,可能會對人際關系造成負面影響。
4、如何預防季節性抑郁癥?
當身邊的人有抑郁情緒的時候,最常聽到的建議就是:“先別想那么多了,睡一覺醒來就好了。”但其實,讓抑郁的人多睡一些,可能并不是好事。一項調查發現:患有重度抑郁的人中,接近1/3同時受到失眠和過度睡眠的折磨,哪怕是睡了很多,他們還是會持續地感到疲憊、嗜睡。
(1)適度宣泄壞情緒
哲學家培根說過:“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份快樂;如果你把憂愁告訴一個朋友,你將減少一半憂愁。”
記住,工作和學習已經很束手束腳了,大可在生活中放松一點。
宣泄的方式要恰當,可以是傾訴(但不要變成祥林嫂)、痛哭(別哭啞了嗓子)、寫日記(收好了別讓人看到)。
(2)學會轉移注意力
情緒不好時,有意識地強迫自己,把注意力從讓你不爽的人和事上面,轉移到其他事物上。
例如,去專心解決緊迫的工作問題,或做一些你愛做的事情,比如看演出、逛商店、游公園、打撲克等。
(3)正念訓練
這可不是偽科學!而是經過心理學家驗證,能幫你調節情緒的方法。
正念訓練,記住3個關鍵詞:開放、接納、不評判。
具體來說,試著以旁觀者的角色看待消極情緒,試著去“容忍”它、接納它,就能慢慢從消極情緒里走出來。
林語堂曾說,“人之所以傷心,是因為看得不夠遠。”
如果把我們度過的這一生,看作是徒步穿越撒哈拉沙漠,那在這個過程中,哪一步對我們是最重要的呢?
答案是,每一步都重要!
在這漫漫長路上,你要走很多很多步,不小心摔倒了就爬起來,走反了方向就及時掉頭,這都沒關系的。
不論是讓你悲傷的秋天、冬天,還是讓你悲傷的某一天,都會過去的,我們慢慢來。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如需轉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m.zsliqing.cn/article/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