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兩白銀絕對不止200塊錢人民幣。你大概是用當時的米價換算的,但是你要考慮到我國當時的糧食要比現在的糧食貴。
古代物資不豐富,用稻米作計算是沒有問題的,一切以物質生存作衡量,甚至拿鹽糖布都不合適,這些東西都經常成為奢侈品,有溢價,糧食再化肥普及前沒有溢價。
但是一旦糧食能滿足需求,多余的就沒用了。舉例來說,300兩大概夠古人一輩子的米錢,奢侈一些頓頓肉蛋奶也用不到1000兩吧。對比的話現在6w-20w也差不多。但是超過以后的購買力就比我們高出太多了。普通人用這個標準感覺還行,但是達官顯貴,動輒月收入都幾百上千兩的,感覺用米來對比購買力不合適。
清朝的白銀以軍事單位算更加準確,因為他們也是熱火器時期。所以按北洋軍的工資來看,一個兵平均下來,應該有二十兩(我不了解現在,但我覺得有20萬)這么算的話,差不多一兩等于1萬。
主要是恩格爾系數本來就不太適合今天的中國,計算糧食消費支出占比也不太好分析古代的農業社會。看軍隊糧餉確實更合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