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上班時,單位里一位馬上退休的老前輩曾語重心長地給我說。
他說,年輕時候,大學一位同學因為兩口子異地安置的事找他幫忙想辦法。他費了好大心思給單位推薦,幫忙運作,最終幫著同學調動過來。兩個人本應該情同手足,但沒想到后來無形中兩人關系越來越遠,自己還被各種無形針對,退休之前,兩人形同陌人。
職場里的人際關系和學校里的人際關系沒有本質區別,只是當年上學哪會兒,大家還比較單純,閱歷不夠,每個人的切身感受和體會不一樣!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試想,讓大家都穿越回上學的那個階段,單純的同學關系可能也會大大變了味道!
不論是在學校里,還是在工作后,大家爬的都是同一座山,無非是登山所處階段和登山者的心情不一樣罷了。
01 身份區別
在學校里,大家的關系無在乎同學和師生關系,相對簡單,即使再細化一下,也就是本科同學、研究生同學、同門師兄弟、舍友,以及普通師生、導師和學生,院校領導和學生這么幾類。
在大多數同學眼里,大家都是學生,雖然學習有好壞,家境有差距,但大家彼此身份基本都是對等的,可以沒太多拘束的一起玩,一塊鬧,沒有這么多條條塊塊羈絆著。
工作后,屁股決定腦袋,崗位決定職責,組織線,關系線,競爭線一下子復雜了很多,即使見到歲數比你小很多的領導,也得卑膝屈躬地喊大哥。
02 競爭不同
在學校里,大家雖然也有考研和就業的競爭,但競爭環境總體還是比較公平的,大致還是以學習成績為考量,相對客觀公平。
另外,大家來自五湖四海,畢業后各奔東西,彼此直接發生競爭的機會相對較小,因此大家更多的是同學情分在里面。
工作后,同事之間既有合作,又有直接的競爭關系。在諸如調級、評優、推先、獎金發放這些直接關系個人利益的地方,總是避免不了發生直接的碰撞和摩擦,矛盾不可避免。
因此,職場之中人與人之間,彼此的關系更加微妙,也就有了優勝劣汰的職場叢林法則一說。
03 驛站與飯碗
上學期間,是人步入社會的一個重要階段。對大多數人而言,更喜歡將上學階段,當做人生中的一個里程碑,一個驛站。在驛站里,大家可以休整放松,都是匆匆過客,相見是緣,相識是份,也是彼此未來潛在的情緒出口和人脈資源。
工作后,同事都在一口鍋里里吃飯,也有可能一輩子呆在一起。飯碗直接關系人的生活質量和發展。別人多吃一口 你就可能少吃一口,因此大家彼此之間對各種名與利看得格外重要,格外在意。
【夏洛特煩惱】里面,夏洛穿越回高中生活,利用信息差和才情,一改游手好閑的毛病,過了名利雙收的日子,但也失去了愛情、友情和親情。回歸現實后,夏洛才明白了人生真諦,對平淡的生活倍加珍惜。
人本質上沒必要為人際關系活得太復雜。
對人際關系,需要重視,但沒必要陷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