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胚胎在母體子宮內著床形成妊娠狀態后,隨著妊娠進展,胎兒、胎盤及羊水的形成和發育,母親的子宮逐步增大,子宮峽部也變軟、拉長形成子宮下段,宮頸變軟,宮頸粘液增多,這些為胎兒的成長及分娩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妊娠時的子宮內膜稱為蛻膜組織,根據胚胎與子宮內膜的位置關系可分為底蛻膜、包蛻膜、真蛻膜三部分。底蛻膜是胎盤的母體部分,包蛻膜包住囊胚。蛻膜能保護和營養胎盤,為胎兒發育提供安全環境,保證胎兒正常發育。
胎盤介于胎兒與母體之間,是兩者進行物質交換的重要器官,也是兩者結合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胎盤和胎兒之間還有一個重要的紐帶就是臍帶,臍帶內有一條臍靜脈,兩條臍動脈。
母胎間的氣體交換,營養供給,以及胎兒代謝產物都是通過臍帶和胎盤實現。流經母體子宮動脈的血液,流入胎盤絨毛間隙,通過絨毛間隙的物質交換,母體的營養和氧氣從絨毛的毛細血管網流經臍靜脈,將氧和營養物質運送到胎兒體內,再經臍動脈將胎兒的代謝產物運回絨毛間隙,通過胎盤循環進入母體排出。
胎盤絨毛血管內的胎血與絨毛間隙中的母血并不直接相通,而是隔著絨毛中的血管壁、間質和絨毛上皮細胞,主要靠滲透、擴散進行各種物質交換。通過這些物質交換,胎兒得到了足夠的營養,并排出代謝產物,保證胎兒在母體內能夠很好地生長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