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工作中去發現自己的興趣
相信很多人甚至都會說我壓根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自己想要做的工作是什么。那么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在工作中試著去思考,我們相對來說愿意做工作中的那些部分?擅長工作中的那些部分?然后通過這種比較排除法,可以尋找自己相對感興趣以及能激發出自己能量的工作去做。然后把這部分慢慢作為自己的興趣去精盡,去培養。
(2)心態上做出調整。
把工作看成是一個部分,不是全部。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從心態上去看待工作帶來的責任。當能理智看待工作的時候也就可以正確看待職場競爭,加班等??梢杂喿约旱男∧繕藖砀约焊偁?,不要去參與到一整個大環境中去競爭,畢竟無論如何,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自己手頭的工作。也要分清楚真加班還是偽加班,現在很多公司都是有加班文化的,為了加班而加班,那么在自己沒辦法選擇不加班的時候,就在加班時間可以適度摸魚放松自己,或者利用這段時間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比如可以發展副業或者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知識。
(3)制定目標
就算自己沒有大的職業規劃,也要訂一些小目標,然后去完成它,通過完成這些小目標來實現正向反饋,激勵自己。比如可以學習某項技能,或者去為了優化自己的簡歷可以做一些項目或者學習一些經驗,做的每一步都是讓自己感覺有收獲的。
(4)看淡職場的人際關系
職場中不用想著跟誰都要搞好關系,也不要想著是領導就一定說說啥聽啥。一定建立自己的標準,從實際出發去衡量。比如沒必要的同事關系可以不維系,對于領導不合理的要求可以拒絕。
(5)降低期待
工作中其實很多時候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很多崗位都不能讓人學到很厲害的技能,很多公司也都是有一堆問題,很多領導做不到公平公正,同事都是利己的,當這樣想的時候就會減少很多職場內耗,心里負擔。把職場目標可以只降低到這只是自己工作中的一個過度,我有我自己想做的事情。
試著暢想一下自己工作的規劃,如何更好地參與到工作中。
(6)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
我們大多數人收到的教育都是做事要認真,這個沒錯。但是職場中其實不是需要事事認真的,也可以利用二八定理來分配自己的工作時間。可以把20%的時間用來完成工作任務。80%的時間用來做自己想做的時間。
(7)降低過度的責任心
有責任心是好事,但不要想著什么都擔在自己身上。學會只為自己負責。比如很多人工作本身很嚴謹認真,壓力與煩惱來自于一整個合作工序上的壓力。別人做的不好怕影響結果,自己沒把握的怕出錯。其實完全不必,我們大多數人的工作就是維持流程能流下去,并沒有那么重要,重要到影響一個項目,甚至是公司運轉。
這里就先說這么多,也是多年對于職場倦怠的自認為行之有效的方法方式,如果大家有更好的經驗,可以一起分享補充。讓我們可以不帶著枷鎖去上班,不恐懼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