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
由于血腦脊髓屏障是影響絕大多數藥物在中樞神經系統發揮作用的關鍵因素,因此腦脊液途徑給藥通過腦脊液循環快速到達神經損傷部位,可有效避開血腦脊髓屏障,從而直接發揮藥物的療效。
與靜脈給藥相比,腦脊液途徑給藥能延長藥物的在中樞神經系統內的分布半衰期和消除半衰期,減小表觀分布容積和清除率,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組織中藥物峰濃度。
所以。
腰椎穿刺,醫生可以進行此類手術,在鞘內直接注射生理氯化鈉溶液進行腦脊液的補充,如果注射的是多巴胺,可使多巴胺直達腦脊液。
但是,沒有人做過實驗,首先考慮可以申請倫理通過后的動物實驗。
可以是脊椎動物,兔子或狗。
然后再強調一下并發癥!
(一)血性腦脊液問題:
腰椎穿刺針誤傷椎管內靜脈叢所致的血性腦脊液問題,是腰椎穿刺中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其發生常由于經驗不足,進針過深,誤傷了椎管內的靜脈叢所致。如不立即鑒別,則易與病理性血性腦脊液發生混淆。如因穿刺誤傷出血常可很快地自行停止,但個別出血較多的病人,因血液刺激而出現短暫性的腰腿痛等癥狀,只需給予一般對癥處理。
(二)低顱內壓綜合征:
低顱內壓綜合征多由于所用腰椎穿刺針過粗,或術后下床過早,使腦脊液自脊膜上的腰椎穿刺針眼處外流過多,而導致顱內壓力過低所致。根據病人坐位時頭痛明顯加重,嚴重時可伴有惡心、嘔吐或眩暈,平臥或頭低時頭痛等不適即可減輕或緩解等情況可確診。穿刺后嚴格要求病人去枕平臥6小時的臥床制度,常可防止這類并發癥的發生。
(三)原有脊神經根和脊髓癥狀的突然加重:
腰椎穿刺放液后,由于腦脊液的浮力和襯墊作用有所降低,促使病變對其附近的脊髓或脊神經根的壓迫有所加劇,致使原有的神經根性疼痛、截癱和大小便障礙等癥狀突然加重,特別是在脊髓壓迫病人中更易發生,對高頸髓段壓迫性病變更要警惕呼吸困難,甚至呼吸突然驟停等嚴重并發癥的發生,故在配合醫生腰椎穿刺時,護士要嚴密觀察病人的呼吸和脈搏。
(四)腦疝的形成或加劇:
在顱內壓力增高時,腰椎穿刺時一次放液較多、較快,或腰穿后未嚴格遵守臥床制度,較易發生此種并發癥。嚴重者可突然呼吸停止,意識不清或抽搐,甚至心跳隨即停搏。這是由于腰椎穿刺放液后顱腔與脊髓腔之間的腦脊液壓力上的動力突然發生了改變。這種并發癥,可在穿刺當時或穿刺后數小時內發生。如術中發現顱內壓力較高則應停止放液,只用腦脊液壓力管中所存的腦脊液化驗即可。術后囑病人嚴格遵守臥床制度,12~24小時內應注意觀察意識情況、呼吸、脈搏、血壓、瞳孔和肢體運動等變化。必要時可酌情予以預防性的高滲脫水利尿劑治療,防止腦疝的形成或加重。如一旦發生,應立即采取緊急措施,并報告醫生,采取頭低腳高位,進行人工呼吸,注射呼吸心跳興奮劑等。迅速協助醫生搶救,使腦疝復位。
(五)馬尾神經根損傷:
此類并發癥臨床上較少見,多與穿刺針尖偏離人體中線較遠或誤傷了脊神經根有關。可出現下肢麻木、疼痛或一過性排尿障礙等癥狀,常可自愈。
(六)術后感染:
術后感染均由于腰推穿刺器械和物品消毒不嚴所致。若能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七)虛性腦膜炎:
這一并發癥相當少見。多發生在向脊髓蛛網膜下腔內注入有刺激性的藥物之后,病人除有頭痛和輕微的腦膜刺激外,可與顱內感染相區別。一般多在術后2~3天內自行消退。
所以,所以啊,不要異想天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