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說我家門口的大潤發,好歹也是我們這兒五公里內的第一個大型超市,地理位置特別好,停車也充足,一度是周邊七八個小區居民購物的第一選擇。
但漸漸的,可能就是因為不愁客源,又想節省開支,超市服務人員越來越少,經常你想買點啥想找個人問問,你根本就找不著人。
人工結賬通道有二十來個,但是就開倆,兩個老太太在那慢慢悠悠的結賬,后面排了一大堆人。
然后引導員就把人往自助通道引,自助通道就陷入了混亂,而且經常出現問題,就還得問工作人員,自助通道8個結賬的機器,就安排了一個小伙駐守,人多的時候根本就忙不過來。
可以說大潤發一個結賬,在春節這種高峰時期,沒有個二十分鐘絕對出不來。
再說商品,酒水飲料這些本來就沒有價格優勢,蔬菜水果區是越來越差,我真是不知道大潤發是從哪搞來這么多歪瓜裂棗的,蔫巴的葉菜,全是坑的冬瓜,一斤土豆上面至少掛了二兩的泥。
水果區,真的,誰要是想減肥就去大潤發的水果區,你會對里面的水果毫無欲望,甚至今天晚飯都決定不吃了。
我懷疑是水果批發市場把挑剩的水果打包給大潤發了。
幾年前,大潤發就經營的這么差勁,依然客流還是不小的,為啥,因為很多企業會發大潤發的購物卡啊,端午節、十一、春節,去大潤發的至少有一半是拿著單位的購物卡的。
只可惜啊,這幾年,我家小區附近又開了永輝、哈爾信,還在大潤發對面開了一家超級大的生鮮水果的超市,直接和大潤發對著干,這以前都是不敢想的。
但大潤發絲毫沒有任何危機感,甚至又把人工結算通道減少了一個,就剩一個了。
最后說一下大潤發以前引以為傲的熟食區,現在客源少,做的少,可能成本上來了,就只能在質量上節約成本,以前經常買的烤雞,現在又干又小,價格都比周末半價的肯德基烤雞還貴,我是多么想不開去給自己找不痛快呢。而且現在熟食區也精簡人員了,你想買啥也找不著人。
與之相比,對面的生鮮超市開的如火如荼,一樓全是買熟食的檔口,大潤發完全沒有任何競爭力。
所以不是實體經濟難做,而是大潤發越做越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