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錄音機不能取代父母
當孩子纏著你講故事時,你是否習慣于打開CD機,繼續忙于自己的事情,或者更時尚的方法是給他一個IPAD,讓他在屏幕上指指點點?
教育專家提醒,在親子閱讀方面,冷電子設備永遠無法取代父母的地位。
通過故事了解孩子
在柔和的燈光下,父母和孩子們聚在一起欣賞圖畫書帶來的有趣故事;在擁擠的輔導教室里,孩子們機械地彈奏練習曲,母親皺著眉頭陪練習。華東師范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副院長桑彪描述了兩個截然不同的鏡頭,提醒家長講故事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想象力,拓展他的知識面,還可以增加親子溝通,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這不是看動畫片或得到新玩具所能取代的。
當孩子們聽到他們感興趣的故事時,他們會集中注意力,并與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樂產生情感共鳴。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也可以幫助孩子區分真、善、美、假丑,幫助孩子養成傾聽和表達的好習慣。更重要的是,通過孩子對故事的理解,細心的父母也可以發現孩子處于萌芽狀態的心理問題或行為偏差。及時的故事和寓言可以幫助孩子克服心理波動,恢復陽光心態。
鼓勵孩子大膽說話
有些家長很困惑,為什么我講的故事孩子似乎總是覺得干巴巴的?講故事的訣竅是什么?為此,中國著名兒童書作家楊鵬給出了他講故事的訣竅:
■不要一字一句地讀故事,成年人可能會覺得很漂亮,但孩子們不感興趣的地方可以跳過去,圍繞故事的主要講座,可以加油加醋,試著讓故事看起來有趣。
■鼓勵孩子胡說八道,即使不符合成年人的邏輯,也不要吝嗇你的鼓勵。你甚至可以和你的孩子進行吹牛比賽,以保護他寶貴的想象力。
■不要總是問這個故事解釋了什么。相信孩子們很聰明,能從字里行間理解故事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