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擔保方:通常是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負責為申請人(被擔保方)提供信用擔保。
2.申請人:需要保函的一方,通常是合同的一方或承包商,向銀行申請出具保函。
3.受益方:通常是合同的另一方(如買方...
1.擔保方:通常是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負責為申請人(被擔保方)提供信用擔保。
2.申請人:需要保函的一方,通常是合同的一方或承包商,向銀行申請出具保函。
3.受益方:通常是合同的另一方(如買方、業主等)。
4.擔保金額:銀行在保函中承諾支付的最高金額。
5.生效條件:保函通常有明確的生效時間或特定條件。
6.獨立性原則:保函從性質上可以分為從屬性保函和獨立性保函。
獨立性保函通常與基礎交易合同獨立,銀行的支付義務僅根據保函條款執行,而不考慮基礎合同的爭議,保障了交易的透明性和公正性。
保函的常見類型:兩大類
1.融資類保函:
(1)借款保函:貸款時銀行為借款人提供的擔保,保證借款人按時償還貸款本金和利息。授信額度保函:擔保銀行對客戶授信額度內的償還義務,適用于企業或個人的授信安排。
(2)有價證券保付保函:擔保申請人在證券或債券交易中的付款義務,確保交易的資金流動。融資租賃保函:擔保租賃合同中的租金支付,確保融資租賃合同的順利履行。
(3)延期付款保函:擔保申請人在延期付款協議下按時支付貨款或其他費用,常用于跨境貿易或分期付款合同中。
2.非融資類保函:
(1)投標保函:擔保投標人會按照招標要求履行合同,否則銀行賠償招標方損失。
(2)預付款保函:擔保申請人在收到受益人預付款后,會按合同履行約定,否則銀行會退還未履約的預付款。
(3)履約保函:擔保申請人按合同規定完成工作、交付貨物或提供服務,確保交易對方的利益不受損失。
(4)經營租賃保函:擔保租賃合同中的租金支付,適用于設備、辦公空間等經營性租賃。
保函的業務流程
1.申請:申請人向銀行提出保函申請,并提供相關合同和資金證明。
2.審查:銀行會對申請人資信進行評估,確保其具備履約能力。
3.出具保函:銀行向受益人提供正式的保函文件,擔保申請人履行合同義務。
4.履行與賠付:若申請人未能按約履行合同,受益人可根據保函要求銀行賠付相關金額。
保函的優勢
(1)增強信用:銀行的信用為交易雙方提供了安全保障,尤其適用于新客戶、首次合作或資信較弱的公司的交易。
(2)降低交易風險:銀行保函為受益人提供了違約賠償,減少了交易風險。尤其在國際貿易中,由于跨國交易涉及不同的法律和市場風險,銀行保函能大大幫助消除或減少潛在的合同風險。
(3)促進商業交易和合作:保函的存在使得復雜的交易和合作可以順利進行,尤其是在國際市場中,能大大提升交易的可信度。例如,建筑項目、國際采購、大型設備租賃等合同,往往涉及較大的資金投入和較長的履約周期,銀行保函可以有效保障合同各方的權益,促進交易達成。
(4)提供融資支持:融資類保函如借款保函、授信額度保函等,不僅擔保資金的償還,還能幫助申請人借助銀行的信用,獲得更高的融資額度,加速融資過程,解決資金周轉問題。
保函費率水平
(1)融資類保函:高風險、高費用,費率集中在1%-3%,個別高風險或低信用項目可能超過 3%。
(2)非融資類保函:低風險、費用適中,費率集中在0.1%-2%,常見短期保函如投標保函費率可能更低,約為 0.1%-0.5%。
歡迎收藏本站,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如需轉載請保留本文地址。本文地址:http://m.zsliqing.cn/article/1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