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率蠻大的,給你舉幾個案例參考。 1.楊某甲與信陽市平橋區平橋街道辦事處十八里居民委員會楊西村民組侵害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糾紛案 案號:(2016)豫民終2609號 裁判要旨:公民從出生時起至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一律平等。原告楊某甲作為被告楊西村民...
回答于 2024-01-24 16:37
我們經常聽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在國際私法上,對于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的適用,基本上都以“屬人法”賴確定,“屬人法”相關的地域因素主要有籍貫、住所、國籍、居所等,這些都是“屬人法”的連接點。 中國立法采取的是“屬人法”中的“住所地法主義”。
回答于 2024-01-24 16:33
表現在: (1)對外國人及無國籍人權利能力的限制,比如外國自然人在我國從事營業活動的,須經我國有關部門批準,并辦理登記手續,形式只限于設立外資企業。 (2)對未成年人勞動權利能力的限制,比如勞動法15條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文藝、體育和特種工藝單位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必須依照國...
回答于 2024-01-24 16:26
民事行為能力,是自然人以自己的意思表示,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以取得民事權利或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其不同于民事權利能力,后者是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是民事主體的資格,具有普遍性,不受限制和剝奪。 而民事行為能力根據年齡和智力狀況,可分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以及無民事行為...
回答于 2024-01-24 16:23
民法上的死亡,包括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導致民事權利能力消滅。 1、生理死亡時間:與出生的類似。 2、關聯的繼承事項: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條 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 相互有繼承關系的數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難以確定死亡時間的,推定沒有其他繼承人的人先死亡。都有其他繼承人,輩份不同的,推定長輩...
回答于 2024-01-24 16:18
根據《民法典》的規定,自然人民事權利能力終止于自然人死亡之時。自然人死亡后,無法承擔民事義務,其權利能力也隨之消滅。 民法上的死亡,包括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這兩種方式無論是哪一種,只要死亡的事實存在都會導致民事權利能力的消滅。 關于自然死亡的時間確定,理論上也存在各種學說,如呼吸停止說、心臟停止說、腦...
回答于 2024-01-24 16:06
《民法典》第 13 條規定:“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據此規定,我國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開始時間為出生之時,終止時間為死亡之時。 《民法典》第 15 條規定:“自然人的出生時間和死亡時間,以出生證明、死亡證明記載的時間為準:沒有出生證明、死亡證明的,以戶籍登記...
回答于 2024-01-24 16:03
民事權利能力具有與民事主體人身的不可分離性。 (1)民事權利能力是一種資格,這種資格是由法律賦予的,不能轉讓或者放棄,除非法律有特別規定,任何民事主體的民事權利能力不受限制和剝奪。 而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權利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2)民事權利是一種依法可以獲得的實際權利,主體可以依法根據自己的意志確定...
回答于 2024-01-24 15:59
民事權利能力具有與民事主體人身的不可分離性。 (1)民事權利能力是一種資格,這種資格是由法律賦予的,不能轉讓或者放棄,除非法律有特別規定,任何民事主體的民事權利能力不受限制和剝奪。 而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權利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2)民事權利是一種依法可以獲得的實際權利,主體可以依法根據自己的意志確定...
回答于 2024-01-24 15:52
中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12條第1款規定,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適用經常居住地法律。可見,我國立法是采取以“屬人法”中的“住所地法主義”的方式來規定的。這對于具有“一國兩制四法域”特點的我國而言,是解決區際私法沖突最具可操作性的做法。 在國際私法上,對于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的適用,基本上都以“屬人法...
回答于 2024-01-24 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