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住時機多和孩子聊天
每天可以在孩子放學的路上或者是睡前最放松的時刻和孩子聊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次性地問孩子太多問題,尤其是年齡小的孩子。問太多的話孩子可能不知道該回答哪個問題,甚至會不再想回答你的任何問題。
還要注意的是需要找一個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像我兒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晚上放學去接他回家的路上我會問他:“中午要午睡之前老師是不是給你們放了一會兒《萌雞小隊》的動畫片了?”
兒子一聽可來勁了,滔滔不絕地給我講起了動畫片里的內容。每天和孩子聊聊他喜歡的東西,孩子也會越來越主動和你分享幼兒園里的趣事。
作為家長還要記住不要經常問孩子負面的問題,比如:老師有沒有批評你呀?有沒有小朋友打你呀?經常這樣問孩子,孩子就會把注意力放在這些不好的事情上面,屬于變相暗示了。
二、一定要耐心地傾聽
在和孩子聊天的過程中,我們要耐心地傾聽。就像我快五歲的兒子是一個小話癆,有時候他會一直說個不停,我會感到不耐煩。
別看孩子小,他可是什么都知道,他會從你的表情和語氣中判斷出來。我不耐煩的時候兒子會說:"媽媽,你不想聽我講了嗎?那下次我不和你分享了!"
做一個合格的傾聽者真得很重要,當我認真聽兒子說的每一句話并及時作出回應后,兒子就越來越喜歡和我聊天,我們成了無話不談的好友。
三、觀察孩子放學后的情緒
其實小孩子是藏不住事的,如果某天放學孩子表現的不開心、悶悶不樂,那么一定是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有一次接兒子放學,他對我說:“媽媽,明天我不想去幼兒園了!”作為家長不要一聽到孩子說不想去幼兒園就告訴孩子幼兒園多好玩呀,有滑滑梯,還有老師和小朋友陪著你呢!
我們要了解孩子不想去的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像我問了兒子原因了解到是有位小朋友打他,其實不止一次兒子和我說過這個問題。我本以為小朋友之間打打鬧鬧很正常,但是已經影響到他去幼兒園了,所以決定叫老師在玩玩具的時候給兒子和那個小朋友調開。
解決問題以后兒子就像之前一樣每天都開心地去上幼兒園了。
總結:
希望我們都能做一個會觀察的父母,觀察孩子的狀態。當發現孩子情緒低落或有異常狀況時,我們要及時采取行動來幫助孩子。
也希望為人師表的老師能夠耐心地對待每一個孩子,孩子雖小,但他們有自己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