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吮吸活動而言,有非營養性吮吸和營養性吮吸之分。使用安撫奶嘴、吮手指為非營養性吮吸,而傳統的母乳喂養和奶瓶喂養過程中的吮吸則為營養性吮吸。
然而,傳統的母乳喂養與奶瓶喂養的吮吸機制并不相同,可能存在以下差異:
① 傳統的母乳喂養需要嬰兒通過舌頭與面部肌肉協同作用主動從母親的乳房中擠出奶水;而奶瓶喂養則不需要嬰兒花太大力氣就可以喝到奶水,因此后者對相應器官的功能刺激不足;
② 傳統的母乳喂養可以通過密集的口腔頜面部肌肉活動促進頜面部系統協調發育,且該過程中的主動吮吸運動可以促進嘴唇充分閉合以及舌頭在靜息狀態下處于適當位置;
③ 傳統的母乳喂養可以促進生理性鼻呼吸并避免口呼吸,有助于預防錯頜的發展和口腔不良習慣的養成;而奶瓶喂養很可能是錯頜和口腔不良習慣(非營養性吮吸等)的病因和促進因素。
④ 奶瓶喂養的奶嘴具有特定形狀,且材質較硬,這些特征可能對口腔造成非生理性壓力,會限制腭的正常橫向發育,由此導致牙齒排列不齊。
因此現有研究認為,傳統的母乳喂養可以降低乳牙列或混合牙列的某些類型錯頜畸形的發病率,且其預防畸形的效果與喂養的持續時間可能存在相關性(至少6個月甚至到1歲)。
由此可見,新式母乳喂養雖然完美地保留了傳統母乳喂養的諸多優勢,同時也輕松地解決了職場媽媽兼顧正常上班與孩子吃母乳的問題,但從牙病預防的角度看,還是略顯遜色。所以,要真正發揮母乳喂養得天獨厚的優勢,還是傳統的母乳喂養方式更靠譜!真正的母乳喂養不只是給嬰兒吃母乳,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種特定的喂養方式。
因此,建議所有新手媽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采用傳統的母乳喂養方式哺育孩子。當然,如果客觀條件確實存在困難,只能采用新式母乳喂養,媽媽們也無需太過擔心,只要多多留意孩子的牙齒發育情況,積極采取有效的應對方法(如及時拿走奶瓶、清潔牙齒等),定期接受口腔專科檢查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