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愛吃零食是所有小孩的共性。
我們既不能放任孩子不分時間地點、不加節制地吃零食,也不要將零食看做“洪水猛獸”,一點零食都不讓孩子吃。
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有選擇的,定時適量地吃零食。
所以題主看看外甥喊餓的時間,如果離正餐時間還有距離,可以給孩子少量零食,如果是剛吃完飯,或者馬上要吃飯了,那就堅持原則不給零食。
2、正確看待零食
首先,不是所有的零食都是垃圾食品,是零食當中部分食品,包括但不限于油炸食品、糖果、燒烤食物、方便食品、飲料等才是垃圾食品,它們含有大量的添加劑,讓孩子長蛀牙,影響孩子身體健康。孩子的零食要學會選擇,盡可能選擇相對健康的食物,比如水果,干果,全麥面包,低糖餅干,奶酪等。
其次,大人也不能將零食作為獎勵,在日常生活里動不動用零食來誘惑孩子。經常對孩子說:“你完成作業我就讓你吃糖”,“只有運動才能喝飲料”“你幫媽媽干了活,媽媽獎勵你吃冰淇淋”,這種把零食當做獎勵的做法讓孩子誤認為零食是好的東西,沒有害處,會把零食看做比正餐更重要。
零食對健康是否有益取決于我們的選擇,那零食的作用是什么呢?記住,零食不是用來補充營養的,它只是用來緩解饑餓的。
3、所以我們要合理供應零食
首先是定量。
孩子的胃就那么大,零食給多了,等下飯就吃少了。就算吃飯的時候你硬喂了很多,那孩子的胃里總有食物,胃得不到休息,孩子就容易沒有胃口。零食就是零食,它不是正餐,家長控制零食的量非常有必要,否則孩子還容易挑食。
其次是定時。
有的父母給不給孩子零食沒有原則,自己高興時孩子隨時要就隨時給;自己煩的時候孩子要零食不僅不給,還罵孩子,孩子也不清楚父母對零食的態度。最好是父母孩子達成一致,約定吃零食的時間,例如上午的10:00~10:30,下午的3:00~3:30,并嚴格遵守,逐漸培養孩子健康吃零食的習慣。